
河源市紫金縣利用獨特的氣候資源和現有的茶葉產業基地,把茶業作為精準扶貧的龍頭產業,努力擴大和加強茶業。到2018年底,全縣茶園總面積將達到3萬畝。畝,茶年產量達3000多噸,茶業總收入超億元,使1200戶貧困戶擺脫貧困。
這是筆者最近從紫金縣黨政縣獲得的信息。河源市紫金縣利用獨特的氣候資源和現有的茶葉產業基地,把茶業作為精準扶貧的龍頭產業,努力擴大和加強茶業。到2018年底,全縣茶園總面積將達到3萬畝。畝,茶年產量達3000多噸,茶業總收入超億元,使1200戶貧困戶擺脫貧困。這是筆者最近從紫金縣黨政縣獲得的信息。 “紫金縣加快茶產業發展促進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方案”出臺,明確發展目標:大力發展有機茶,綠色無公害茶等,茶葉龍頭企業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等,擴大茶葉基地規模。
根據六大統一(統一種植品種,統一種植規劃,統一茶葉回收,統一加工包裝,統一商標品牌,統一規劃,統一規劃,統一產品銷售)模式。品牌混亂和質量標準參差不齊等問題提高了全縣茶葉產品質量,增加了市場競爭力。紫金將建立科學嚴謹的質量管理體系,積極培育茶葉品牌產品,全力做好紫金高山綠,紫金山紅,紫金龍王牌,紫金東方之美等茶葉的認證工作,努力打造紫金山城市。
即使是全國對精品茶品牌也有一定影響。紫金將培育茶葉營銷公司,拓展營銷團隊,并策劃獨特的營銷活動。支持省會城市的茶葉企業,如開設紫金標志統一店,鼓勵茶葉企業參加全國,全省茶展,評比活動和全國農業博覽會等活動。計劃在全縣建立茶葉銷售街,打造茶葉批發市場,在互聯網上開展電子商務,建立茶葉銷售平臺,繼續擴大銷售渠道。紫金還將選擇一批相對成熟的茶葉基地,為外國游客搭建體驗茶采摘休閑旅游基地。
未來三年,紫金縣財政計劃每年投入300多萬元鼓勵茶業發展:對已達到種植規模的個人和企業每次一次性提供30萬元補貼面積和新建省級標準化加工廠;茶葉生產設備升級改造企業,獲得品牌認證企業,開設縣外紫金茶葉專賣店,茶展入圍優勝者,網上銷售1噸以上企業等,按照既定等級標準,給出最低10000元,最高30萬元的補貼或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