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植面積88.8萬畝,產量7萬噸,產值26億元,綜合總產值110億元。這是一個可喜的數字,表明了該市在建設現代化茶葉市場方面的作用。種植面積88.8萬畝,產量7萬噸,產值26億元,綜合生產值110億元是一個可喜的數字,凸顯了該市在打造現代化茶葉市場方面的作用。
近年來,全市茶業發展迅速,成效顯著。在新的經濟常態下,如何利用形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做大做強茶業? 5月9日,在2018年宜昌茶展推介暨新品推介會上,記者采訪了該市幾家大型茶葉公司的負責人。湖北彩華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馳:全市茶業發展迅速。政府最大的關注是最大的推動者,特別是市農業局。茶的質量不斷提高。由于有關部門和茶葉公司的嚴格質量控制,宜昌茶葉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
茶業正處于轉型期,產品多元化,產業鏈不斷延伸,促進了茶業健康快速發展。建議下一步要從源頭上進一步控制產品質量,全面停止使用禁用農藥,堅決不摻假。大力開拓市場,一手把握國內市場,把握國際市場。
生產藍磚茶的新鼎集團總經理何建剛近年來在該市組織了很多經貿活動,使普通百姓都參與茶業,茶葉生產區成為銷售區,宜昌茶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高。政府高度重視搭建平臺,茶企逐漸走向自身發展。建議政府和茶葉企業抓住一帶一路和宜昌保稅區的機遇,進一步提高茶葉質量,提供安全茶葉,安全茶葉和健康茶葉,幫助宜昌茶葉品牌成長壯大更強大。讓更多的人參加茶會,讓更多的人了解宜昌茶。從茶葉到茶業,宜昌農業休閑旅游業發展潛力巨大。
湖北登村綠茶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宗虎:我市茶葉業發展迅速的原因,是著眼于新常態經濟,果斷走供給路徑的必然結果,側面改革。鄧村綠茶通過嚴格注重產品質量,積極實施產品結構改革,適應市場需要,實現了柑橘等一系列新產品。建議該市進一步整合資源,打造宜昌茶葉品牌;加大對茶葉企業的支持和政策引導力度;堅定不移地走產供銷一體化的道路,提高茶產業的附加值。推進茶游一體化,加快茶業與鄉村旅游,商務服務等產業的深度融合。宜昌三峽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傅金龍:近年來,我市著力提升茶園質量,積極推進標準茶園建設,對舊茶園進行升級改造,提高茶園內質性能,改善了園林的階段性,為提高茶葉的產量和產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建議加強茶病病蟲害的綠色防控和防治規律。茶葉加工技術和機械設備必須升級,以消除過時的生產過程。宜昌茶葉企業生產的大部分產品現在粗加工,效益低下。
要大力發展茶葉深加工,延伸茶葉產業鏈。挖掘和弘揚宜昌茶文化,培育公益品牌,堅持內外力結合,攻堅克難,搶占市場,提升品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