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1日至14日,由商務部外貿發展局和中國糧食集團聯合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以下簡稱茶博覽會)在北京成功舉辦。 11月11日至14日,由商務部外貿發展局和中國糧食集團聯合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以下簡稱茶博覽會)在北京成功舉辦。來自海內外的近400家參展商前來參展,包括中國茶葉公司,大亞西部茶業促進會,漢中集團,日本,韓國,斯里蘭卡等國家的參展商共同亮相,展示了中國茶葉行業的宏偉行業。
茶業。據介紹,今年的茶博會將是創新的亮點之一,力爭向消費者呈現一些新的趨勢。例如,在貴州雷山縣,本次茶博會上推出了旅游苗寨與平塘山茶的民族風情與民族特色相結合的體驗模式,令眾多參展商向往神秘的妙齡雷山。據雷山縣副縣長呂立群介紹,雷山縣茶業在當地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已成為示范,成為區域支柱產業,拉動工業發展和減貧。此外,雷山茶的知名度在國內外頗受歡迎,并已被越來越多的茶業和消費者所喜愛。雷公山茶主要分布在雷公山內部。
主峰海拔2178米。茶生長在海拔900-1300米。年平均氣溫15度。
雨量充沛,土質松散,土壤肥沃,葉子厚實嫩綠,無污染,獨具特色。自然條件使雷山成為好茶山。據貴州銀球鼎盛茶業集團負責人介紹,公司由五家龍頭企業組建,年產優質綠茶和紅茶1000多噸。茶葉收購覆蓋面積6666.7公頃的茶園,該茶園是通過建設生態有機茶園而建成的。雷公山和銀秋品牌,公司計劃到2020年實現年銷售額10萬元,推動雷山茶產業邁上新臺階,幫助茶農消除貧困。
如果茶葉產品創新要獲得更多的市場空間,那么茶文化創新可能會顛覆過去的生活方式。記者在茶博覽會現場看到,免費品嘗活動不可或缺,幾乎每個展位都是為參加展會的消費者提供汽水服務。有的還依靠多元化的產品體系打造景觀式茶葉生活空間和一站式投資模式。以中國茶展為例。不僅有與家庭,辦公室,咖啡休息室和室外場景相匹配的場景,還有適合快節奏生活方式需求的茶飲料,茶袋和草藥茶。 ,功能性保健茶品嘗區,以及一系列不同茶飲料,茶具,茶葉清潔劑等系列茶衍生品展示區,更現代化的超市,電子商務終端,直銷和專賣店的茶衍生品也體驗真實領域該展會讓消費者真正感受到茶及其衍生物的多樣性以及多種茶產品的便利性。茶博會已成為茶展,茶葉交易,擴大茶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據茶博會組織者介紹,截至目前,茶博會已成功舉辦了12屆。
此次展覽致力于打造茶葉經濟的全球平臺,打造茶文化世界的窗口,吸引世界各國茶業龍頭企業。參觀者和買家已成為國際茶業技術合作與信息交流的重要平臺。據業內人士分析,經過13年的發展,茶博會將在推廣茶產品,培育和塑造茶葉品牌,推廣茶文化方面發揮作用:2018年茶展預計黑茶繁榮后茶葉市場,東方紅洪茶主題展區啟動; 2018年,茶博會專注于延夏展區。組委會邀請大紅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參觀茶博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