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蘆春縣大水溝鄉,采取了多項措施加強茶業。近年來,綠春縣大水溝鄉加快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步伐,盡快把農民富裕作為重要抓手,切實轉變觀念,創新工作方法。采取措施增加和加強茶業。
提高基準并實施品牌戰略。大水溝鄉有悠久的茶葉歷史。茶葉醇厚,甜美可口,但品牌意識淡薄,銷售利潤低。近年來,大水溝鄉大膽實施“走出去,請進來”項目,走自主品牌創新之路,提升茶葉品牌檔次。大力聘請國外茶葉專家,對茶園進行科學管理和精制茶藝的現場指導,積極組織本地茶葉養殖精英,巧妙地走訪各地相互學習;投入大量資金,引進先進的制茶技術,并升級生產系統。茶的質量;加大宣傳力度,積極引進外商茶商,企業到鄉鎮投資購買,建廠,增加意識,增強鄉鎮茶葉市場競爭力。
目前正在努力打造“綠色春天白茶”。搭建平臺,努力提高營銷能力。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在便利的交通地點建立茶葉交易市場,提供優質服務,吸引周邊鄉鎮茶商來這里開展業務,積極引進茶葉新品種。
目前推出的“雪芽100”茶廠已成功種植。依托生態茶廠,開展了多次茶園管理培訓班;力爭通過多渠道拓展銷售渠道,使茶葉傳統產業更加專業化,做大做強,真正實現行業強勢產業。相互結合,大力發展有機茶。為生態有機茶的發展投入大量資金,以“十一”方式(政府投資的一半,茶農的一半投資)購買茶樹苗,為農民開發有機茶葉茶苗,一級“合作股”政策鼓勵茶農以股份形式發展村集體經濟。目前,大水溝鄉茶葉發展合作協會已經成立。
該協會擁有5000畝茶園,其中包括2600畝標準茶園示范基地。結合立體農業和有機茶的發展,如山羊養殖與生態茶園的結合,提高了茶葉的質量。多輪驅動,大力推進低產量轉型。在準確扶貧的有利時機,大水溝鎮加大資金投入,大力推進,結合優惠政策,采取多種措施推進低產茶園改造。該村建立了示范基地,以提高牛坨德馬村委會茶葉的質量和效率。占地500畝,茶葉質量提高300畝。在老茶樹上嫁接200畝“雪芽”。目前,全鄉茶區總面積2.3萬畝,低產茶園面積1.3萬畝。
有茶廠和茶廠50多個,茶葉加工廠10多個,年產干茶20噸左右。到處都是茶廠,到處都是茶園,茶葉生產已發展成為鄉鎮富裕人士的支柱產業。記者黃傳龍(紅河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