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2月28日上午,“中國茶時間儀式”開幕式儀式在北京茶葉博物館舉行。本書由人力資源部等單位編寫,是中國茶藝職業技能培訓鑒定的第一本教材。它將用于模范職業水平考試。
這意味著潮州功夫茶藝將成為全國職業茶培訓的藍圖。此外,該書已被列入“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圖書館系列叢書”。據悉,該書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和中國老教授協會職業教育研究所編制。國家級無形項目潮州茶的代表繼承人葉漢忠也負責編輯工作。這本書是286,000字。編輯過程持續了一年多。
這本書包括中國茶文化的可追溯性,主要茶的基本知識,功夫茶的歷史知識,選定的水的解釋,茶,以及對功夫茶釀造技術步驟的解釋,以及職業概括,茶館衛生包括理論學習和實踐技能訓練。茶藝是中國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對高層次茶葉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職業學校的茶葉專業課程也在不斷增加。
因此,為社會各界和職業技術學校編寫一套教材,培養茶葉人才,傳承中華傳統茶文化,以更好地促進中國茶業的發展。 2015年,“潮州功夫茶釀造技術規范”標準正式發布,明確規定了“潮州茶二十一計劃”。據介紹,潮州工夫茶的釀造方法不僅適用于烏龍茶,普洱茶,紅茶等六種茶葉的釀造也是基于其參考。據介紹,為保證耗時的茶葉釀造項目的標準化,本教材是對潮州茶文化體系的總結性研究。作者參考了大量相關文獻資料,并與有關專家學者進行了討論和匯編。
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浙江農林大學茶文化學院副院長姚國坤在書的序言中寫道,“中國計時茶主”教科書是對潮州茶文化體系進行總結研究,可以作為中國的茶藝大師。標準的培訓考核教材填補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潮州茶業茶”推廣教學的空白,更好地促進了中國茶文化傳承的發展。葉漢忠說,“潮州功夫茶既潮州也有中國”,他解釋說:“潮州的茶飲方法最早是在18世紀下半葉建立的。 2008年,第二批國家選擇了潮州茶道。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通過與唐代陸羽的“煎茶法”進行比較,可以得出結論:潮州功夫茶已成為中國最古老的遺跡。中國功夫茶在本質上保留了唐宋時期的遺產,可以稱之為古代茶。潮州的活化石,潮州的茶道,使用烏龍茶和特定材料的釀造設備及其配套材料,具有獨特優雅的發泡配方,具有“和諧,尊重,求精,幸?!钡木駜群?。明代是在潮州府中心區及其周邊地區的日常生活和海內外人士不可缺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傳承下來的傳統飲食文化和習俗。
“照片:洪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