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茶事 今天
▲點擊圖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雖然說茶是中國人的獨特發明,但是自從十六世紀這東西傳到傳到國外,洋鬼子們就紛紛把這東西搶著塞進了購物車,狂熱程度堪比雙十一的剁手黨。
沒辦法,誰讓這東西喝著太過癮?
結果后來英國的敗家娘們為了喝上一口熱茶把國庫都喝出了虧空,在財政管錢的男人們實在是找不出來有什么比中國茶還勁兒大的東西,最后不得不祭出大殺器——鴉片,才算是在貿易戰場上扳回一城。
不過后來鴉片在中國被禁止,間接地引起翻天覆地的變化,與鴉片同類的東西在中國大地上幾乎銷聲匿跡。
這些都是后事了——但中國的茶,在全世界造成的影響和改變卻從未停止過。
對于中國人來說,喝茶的方式變化不大。尤其是近現代淳樸的中國人民最常見的喝茶方式就是分三步:把茶杯蓋打開,把水和茶葉放進去,把茶杯蓋關上。然后就可以喝了。
我們甚至想象不出來,茶除了能這么喝,還能怎么喝?
要不怎么說外國人真會玩,茶葉到了他們手里馬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俄羅斯人喝茶很蘇維埃!
也許是他們比較喜歡農產品大豐收的滿足感(可能是因為距離東北比較近),一碗茶里面如果清湯寡水,那就太讓人提不起革命干勁了。一定要放進去蘋果,牛奶,蜂蜜,果醬,花生醬……
滿滿一大碗,看著就沉甸甸!同志,為了我們的革命友誼,烏拉!
這么干的也有澳大利亞。不知道喝的時候會不會放進去袋鼠肉——別以為不可能。
很多人小時候都覺得茶太苦,不喜歡喝。不過如果你出生在埃及,那么不存在這種情況,因為他們喝茶的時候一定會加進去糖。
不要以為是加入一點糖的目的是遮擋茶中的澀味和苦味,因為他們加糖的量是茶水的三分之二……
這杯茶怕不是可以用來嚼著吃了?
實際上想要讓這么多的糖在茶水中充分融化是需要一些時間的,等到完全融化完畢,這杯茶的口感會黏黏的,嚼不斷理還亂......
在國內,很多種茶如果常喝的話可以控制糖尿病。而在埃及,糖尿病患者如果常喝茶,大概主要是想盡早投胎來中國。
不過并不是全世界的人喝茶的風格都有一種老鐵666的感覺,英國人喝茶恰好相反。
對于英國人來說,三百年來的培養成的飲茶習慣慢慢地滲透進了他們的生活中。
早飯喝紅茶,午飯喝紅茶,下午喝紅茶。二戰時在壕溝喝紅茶,在坦克里喝紅茶,在敦刻爾克吃了敗仗也要喝紅茶……
關鍵是,在這些場景中你看到的喝茶的人,永遠翹著蘭花指,捏著陶瓷小茶杯。
他們的皮膚那么白,說不定血管子里頭流的就是紅茶。
其實英國人對喝茶的狂熱崇拜源于十六世紀嫁到英國的一位葡萄牙公主:不拉干撒的凱瑟琳,她是一個非常喜歡喝茶的人。
貴族們為了趨炎附勢也開始學著喝茶,平民看見貴族喝茶也學著模樣天天喝茶,萬萬沒想到啊,這一喝就是三百多年改不了的習慣,國庫里的銀子九成都花出去買成了茶葉……
據說錢鐘書很喜歡這種充滿小布爾喬亞情調的英式紅茶,楊絳在《我們仨》中就寫到過錢鐘書喜歡吃英式早餐,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紅茶。
那么,你可能覺得,這個世界上最喜歡喝茶的人應該就是英國人了吧!
不,答案是土耳其人。
土耳其人均每天喝四杯茶,每年消費茶葉三公斤多,排名世界第一。而中國人的茶葉人均消費量在全世界排第19位。
不過實際上,中國人對茶的理解已經大而化之,融入世俗了。
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人在喝茶的時候往往并沒有儀式,也沒有特殊的感情,而是深深地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
中國人說“柴米油鹽醬醋茶”,平淡和世俗才是中國人融入在茶中的智慧。對我們來說,把它放在生活中視而不見,這才是文化最深刻的傳承。
公司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未來路豫茶大廈1908室
總校地址: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鳳凰茶城西廳3樓C區03-06
豫ICP備12005246號-1